粮票大户梁子虾(虾叔)
时间:2014-04-08 7:14:01 作者:余述平 来源:网络转载 查看:287 评论:0
内容摘要:——梁子虾说:“我顶多算个收藏爱好者”。就在粮油关系告别百姓生活之际,欣闻中国收藏家协会已正式决定接纳粮票收藏进入十大收藏之列,全国首个粮票票证专业委员会也于今年4月30日正式成立,梁子虾作为广东仅有的两名全国委员之一,赴京参加成立大会。“没想到粮票收藏也终于合法化了,终于有了自...
——梁子虾说:“我顶多算个收藏爱好者”。
就在粮油关系告别百姓生活之际,欣闻中国收藏家协会已正式决定接纳粮票收藏进入十大收藏之列,全国首个粮票票证专业委员会也于今年4月30日正式成立,梁子虾作为广东仅有的两名全国委员之一,赴京参加成立大会。“没想到粮票收藏也终于合法化了,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了!”虾叔露出孩子般的微笑。梁子虾,人称虾叔,长年“隐居”在顺德市龙江镇,默默经营着两间工厂。然而,在他那间并不起眼的三层小楼内,却隐藏着一间有“顺德粮仓”之誉的收藏室———珍穗斋,里面荟萃了他历时12年间收藏的上万枚粮票。翻开他那些几乎连自己也数不清的粮票集,就像翻开了一部跨越中国50年的尘封历史。
记者近日有幸进入虾叔的珍穗斋,与虾叔聊起他的收藏人生,在五花八门的珍稀粮票中,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流动,每一枚粮票都镌刻着鲜明的时代足印。
与共和国同龄的虾叔排行最末,上有5个哥姐,由于生长在物质匮乏的年代,父亲觉得他不好养,简直就像虾仔一样贱,才给他取了“梁子虾”这个古怪名字。由于家里太穷,虾叔只念到小学毕业就再没正规地上过学堂,但嗜念书如命的他却从未停止过自学。在收藏粮票的同时,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3万多字有关粮票考据和研究的文章,先后在《中国集粮报》等专业报刊上发表。
说起虾叔收藏粮票,缘于1988年的一次偶然机会,但他的收藏规模之大、品种之多,却令他在国内同行中声名显赫。他曾在顺德、佛山和广州三地举办过粮票收藏展,引来多家媒体追捧,各种“官衔”也接踵而至,虾叔的藏斋于是不再清净,但他却一直抗拒着外界的诱惑,安之若泰,并一再辩称:“我顶多只能算一个收藏爱好者!”
有眼光、有学识、有阅历、肯下苦功夫,才是虾叔收藏粮票的真谛。在虾叔的藏斋里,除了粮票,还有厚厚的收藏鉴赏词典、广东粮食志、广东名胜古迹辞典、广东名山大川集等。虾叔说,这些资料,曾让粮食局的人大吃一惊。在收藏的同时,虾叔还对自己的每一枚藏品作了详尽的归类、考证和研究,对其所代表的年代、史料价值都作过梳理。所有这些,都让虾叔已远远超越了一个收藏者的概念,而更像一个社会学家。
搜寻粮票南北奔
一枚粮票,就是一段记忆,就是一个故事
记者问虾叔对十多年的收藏历程有无怨悔?虾叔笑笑送给记者一首诗:“冬来暑往踏乡尘,搜寻粮票南北奔,衣带渐宽终不悔,诚心祈望启后人。”
为了获取最全最好的粮票,十多年来,虾叔几乎放弃了原来的邮票收藏,自费跑遍了全国除西藏、青海、台湾以外的省会城市,交票友,换粮票,搜票证,最远一次为了考证一张粮票的历史,虾叔跑到了哈尔滨。
虾叔的收藏所得,大部分来自每年一次的全国粮友交流大会,平时节衣缩食的虾叔总会为此而倾尽所有。此外,广交票友也相当重要,每天他收到的信件都不下10封,最多时一天60多封,票友之间的信息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他的藏品。中国革命博物馆去年就收藏了他的捐赠品。
虾叔无法忘怀,在武汉街头,他冒着37℃的高温,与小贩磨了几个小时的嘴皮,为的就是用10多枚珍邮去换一枚左下角印有“粒粒皆辛苦”字样的绝版粮票。在天津,他曾因挨家上门收集粮票而误了飞机。在江苏徐州,为了节省下钱买粮票,他硬是站了40多个小时回到广州。如今,虾叔所藏粮票的面值足有几十万斤,谓之“顺德粮仓”的确当之无愧。
虾叔说,他一生最大的愿望,就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粮票珍品结集出书,以昭示后人。
粮票图册分成四类
从1953年国家统购统销粮食政策的实施,到1993年粮食票证使用逐渐式微,其间发行的粮票名目繁多,种类数以万计,被称为共和国“第一票”,如今我们所能看到的,也只是粮海一粟。虾叔粗略地将自己的藏品分成了四大类
一、历史的轨迹
国票、省票、市票、县票,大家也许见多了;而兵团粮票、难民粮票、转化粮票、议价粮票、代赈粮票、车船粮票……这些闻所未闻的品种,在虾叔的收藏目录里,却有数百种之多。
二、火红的年代
这里汇集的是1966年—1976年这一特殊年代的产物。那些依然散发着浓郁“文革”气息的旧粮票,让我们立刻联想起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。毛主席语录、最高指示、红旗帜、红海洋、红卫兵、红宝书、红太阳,甚至还有毛主席第一次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的场面,都无一例外地刻录在这些粮票之上,故也被称作“语录粮票”。
三、票证揽胜
雪域高原上的布达拉宫、滚滚激流东逝去的长江三峡,还有革命圣地延安、西安大雁塔、杭州六和塔、广州的花塔、烈士陵园、中山纪念堂……所有这些似乎与粮油票证风马不相及的景物,都曾做过计划经济年代票证的主图,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票证满目生辉。
四、票上半边天
女性自古以来被视作纯洁、神圣、善良和智慧的化身,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式女性形象,同样在粮票中得到了充分展示:工人、农民、民兵、劳动能手、技术员、驾驶员,还有粮票上首次使用真人作为模特制图的女售货员形象,都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。
虾叔箴言:
“粮票、粮本的出现、紧俏直至消亡,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,它曾在半个世纪之内,与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,无论贫富贵贱,都无法抹去这一段辛酸的历史。就这种意义上来说,方寸粮票,折射出的却是时代和历史的大变迁,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经济价值,具有不可再生性。”
“中国的粮油关系,在很长时间里,都是一种与老百姓的户籍如影相随之物,要迁户口,就必须迁粮油关系。现在,粮油关系取消了,对于减少城乡差别、促进人才交流都具有积极意义。至于那个逝去的年代,则可以从我的粮票收藏中部分得到再现。”
出处:粮票网 网址:http://www.liangpiao.net
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
站长QQ:540504272
AD:本站收各省市69年前的粮票,54年前发行的米饭餐票;国票65,66年的不要。不符合条件谢绝联系。
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
站长QQ:540504272
AD:本站收各省市69年前的粮票,54年前发行的米饭餐票;国票65,66年的不要。不符合条件谢绝联系。
AD2:粮票网诚征票证收藏类文章,字数多少不限,只要言之有物,一律欢迎,优秀文稿本站将大力推荐(来稿请附作者简单介绍及联系方式)。以粮会友,以文会友,何乐不为。欢迎惠赐您的文稿。
联系QQ:540504272(注明粮票网投稿)
- 相关评论